昆明狗市场探秘

昆明世博花鸟市场一个商店刚刚卖出一条3月龄肉嘴松狮犬,成交价是5万元。宠物店老板说,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里,他总共售出11条名犬,总价近80万元,“现在行情不是太好,我只赚了5万多元。”

巨贵、松狮、古牧等高档名犬频频出现在昆明的宠物店里,生意十分红火。“狗身价”究竟为几何,实在让外行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记者走访了昆明的三大宠物市场的一些经营户,他们对自己的交易额和利润率都讳莫如深。春苑花鸟市场内的一位老板说,这是商业秘密不便透露,而且在昆明约有20至30名商人专门从事泰国名犬的贩卖。因此昆明成为了全国“泰国籍”犬只的集散地。据知情者透露,一只从泰国过来的售价10万至20万元的巨贵,赚个5万元不成问题,平均利润率超过200%。

昆明市物价局有关人士说,目前宠物市场的价格是完全放开的,物价部门不会予以干涉,但这也给商家“掺水”宠物价格牟取暴利留下了空间。一位“狗老板”告诉记者,犬只养殖、交易已经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利行业,现在昆明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养殖和贩卖犬只的大军。

交易量过亿的巨大市场

一只小狗动辄卖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而最普通的狗也能卖几百元,狗的价格没有物价局的硬性规定,那么狗价究竟是如何维持的呢?

昆明世博花鸟市场内的职业养狗人老张从事狗生意已经两三年了。老张告诉记者,一般来说,狗贩子手里通常都有种狗,繁殖出的狗针对的主要也是狗贩子。而要维持狗的价钱,需要狗的纯正。昆明狗市的种狗大部分都是来自韩国、泰国等国家,靠着国内其他地区、国外一些需求来做买卖。

老张介绍了一种典型的“狗经”:以他家销售的古牧为例,三只种狗一共花了15万元,检验检疫等的手续费平均得需要几千元不等,要常年在狗市里做买卖,怎么的也得有几十万元的成本钱压着。为保证狗崽的“质量”,狗贩子们通常只让种狗一年生一窝,一窝大约能有五六只,每只小狗能卖到1.5万~2万元。不过,狗的价钱也有可能在中途落下来,赔本的或者赚得非常少的大有人在,所以狗的价格需要狗贩子之间不断地维持。

昆明宠物市场里,卖的比较普遍的大中型犬大约有10来种,根据狗的母系的纯度身价不等,最贵的甚至开口要价10多万。

“你能想像有多贵,这里的狗就有多贵,周末宠物市场里会有上万人来这进行交易,买的卖的,但是大型犬的价格一般养狗的都接受不了。”按老张的话说,现在这些大型狗的价格已经有点期货市场的味道,“一天一个价”。记者了解到,目前像老张这样在市场内经营的狗贩子共有200多户。

颠倒 而更多的犬只经营者则是在自家繁殖狗,然后进行交易的人,他们所卖的狗通常都不保证种系的纯度,交易也主要以个人为主。

家住北辰小区的徐春家里养了10只左右母狗,品种以小型犬、适合个人家养的为主。徐春说,像她这样的散户,很少从国外进口母狗,都是从狗贩子手里买纯种狗,成本没有狗贩子大,但散户在狗市中的命运也不掌握在自己手中。狗价的变化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他们,通常看好了一种狗的价格,经过交配、生育、饲养一段时间之后,狗价可能落下了。影响散户狗价还有一个原因是种系的纯度,一些散户不注重狗的种系纯度,导致一些狗的价格下落。以博美为例,600元~60元的都有。还有一些更小的散户就是自家养了一条母狗,每年卖上两窝小崽,“以狗养狗”获利。

有知情人告诉记者,昆明目前有将近30万条犬,每年宠物消费已经超过一个亿,而且每年的增长幅度接近10个百分点。目前昆明养狗人每年的消费规模估计已经超过两亿元,从吃、穿、住、用、行,狗的产业链条越来越长,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在圆通街的宠物家园内,记者见到一袋8斤重的美国进口狗粮卖到了300多元,一个脸盆大小的进口材质的洗澡盆,售价高达130多元。

网上交易暗流涌动

记者在网上浏览发现,不少交易网站、宠物论坛都有宠物狗买卖内容。某网站“宠物分类”栏目里卖狗的帖子多达两万多条,按狗的品种细分为12类。许多卖主都声称自己所卖的小狗为家养,却同时出售好几个品种的小狗,疑似职业狗贩。

不安 记者佯装要买狗,与一名同时出售贵宾、哈士奇和萨摩耶的王姓卖主网络聊天。对方自称“所有的狗都是家养”,他的狗都打过疫苗,保证没有狗瘟等疾病。


他透露,现在昆明许多卖主卖的是“外地狗”,从外地农村或狗场成批买进,通过染毛等给小狗美容,冒充名种狗高价卖掉。

记者联系另一名卖主Kelly,她把“矛头”直指沈先生:他是个狗贩子,小狗都是从其他狗贩那里收来的。Kelly透露:沈先生有一次卖给别人一条吉娃娃犬,小狗养了不到一个月就被查出患有细小病毒,抢救了好几天也没救活。

Kelly说:“黑心老板一天只给狗吃一顿饭,所以狗一见人就扑上来摇尾巴,不晓得的人见狗这么活泼好动,还以为它身体好,其实是饿了。”

记者又联系在网上以8万元高价出售一条红贵宾犬的张小姐。她坦承自己在北市区开了一家宠物用品店,由于经营范围受限制,不能卖宠物,只能“打擦边球”———在店里放几条狗作展示,买卖则通过网上店铺进行。她还透露,花鸟市场里许多小店都用这种手段经营狗生意。

部 记者按照网上一位卖主留下的手机号码和家庭地址,上门看狗。卖主孙小姐住在一栋多层居民楼里,三条出生才四十几天的雪纳瑞正在书房地上欢快地打滚。一条小狗前爪搭在记者膝盖上,不停地抖动身子。孙小姐说:“小狗健康绝对没问题,狗妈妈是我从小养大的。”她告诉记者,自家的母狗配种后,一胎生了好几只,无法处理只得出售给“有缘人”。

孙小姐认为自己的行为不算非法经营,“执法部门管不着,也不会管”。据她说,很多狗主人都在私下配种、交易,一般都是通过“狗友”介绍或上网为宠物“征婚”。“好一点的公狗配种价格在千元左右,生下的小狗归母狗主人所有。”

据一名网上卖主称,关上附近有不少人卖狗。昨天下午,记者赶到那里,向附近一位居民打听哪里有卖狗,这位居民果然“熟门熟路”,直接领着记者走进一间约十平方米的老房里。

小屋里摆着一张床、一张饭桌,住两个人已经很挤,但角落里居然叠放着五个笼子,关着八条狗。狗笼旁边有一个冰柜,各类狗食和人吃的蔬菜、水果摆在一起。

“不卫生?”女主人听到记者疑问,立即抢白:“狗都是我们自己配种养的,我们吃喝睡都跟它们在一起,怎么会不卫生?”

女主人告诉记者,平时丈夫在外张罗宠物店,自己就在家里照料小狗。狗生意非常不错,刚出生的三条贵宾狗已有两条被预订。

经过一番打探,记者很快又在附近另一处出租房内发现了一家狗店。狭小的房间内,十几个狗笼子被叠放在一起,二十几条小狗一见到陌生人就大声吠叫,屋子里非常嘈杂,还散发出阵阵骚臭。记者看到,一条黑色小狗明显精神不济,看来是病了,它叫了几声后就趴在笼子里睡觉,另几条小狗在它身上不停地踩踏。

在未办理合法证件的情况下,一个宠物批发商每天能售出30余只小狗,1个月就能净赚万余元。近日,记者暗访了解到,宠物狗批发商的“生意经”是靠大量贩卖禁养犬或给狗打“兴奋剂”发横财。

宠物医院价格混沌

一支原本只要几块钱的疫苗,购买时却花了60元。孙小姐至今说起来还愤愤不平。孙小姐介绍,由于自己长期在外工作,为了解闷,父母去年在家买了一只北京犬。由于老家比较偏僻,没有专门的宠物店给宠物打疫苗。孙小姐就从花鸟市场的一家宠物店买疫苗带回了老家。宠物店老板说,他们店的疫苗是不卖的,只能在这打。而且店里现在只有一支疫苗了。但看到我很着急的样子就卖给我算了。“一支要了我60元钱。”后来,孙小姐从一个专门从事药品生意的朋友那里了解到,孙小姐买的疫苗其实在普通药店里购买只要几块钱。

记者采访了几位遛狗的市民。“前几天,‘美眉’(宠物狗名)感冒,带它去宠物医院打针,青霉素钾加安乃近的针水。成本不到一元,硬是收了我20元。可是一次还没好,打两次就花了40元钱。它感冒看医生比我感冒花的钱还多。”王大妈说的旁边人都笑起来。“你们别笑,我说是真的。我感冒只要吃几片感冒药就可以了,十几元钱就能解决问题,不是嘛?”。王大妈说,别的几个居民也反映宠物医院普遍存在着收费不合理的现象。“不是要整治物价吗?宠物医院的价格也应该要规范一下。”种先生说。旁边遛狗的市民随声附和。

宠物病了,就得就医。记者走访了昆明的几家宠物医院,这些医院有些规模稍大的设施还算齐全,有些医院甚至连基本的诊疗设备都没有。此外,宠物医院兽医无兽医资格证书,使用无批准文号的生物制品,巧立名目变相收费,变换花样高额收费等现象也十分突出。

日前,记者跟着阮小姐来到北市区的一家宠物医院。一进门就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阮小姐捂着鼻子,“怎么这么难闻?”“动物身上的味道都这样。”老板解释说。

阮小姐在自家楼下捡到一只小流浪狗,她是来医院给小狗洗澡。“洗澡十五元。”讨价还价以后,老板说,并加了一句,“不能再便宜了。”

记者随着他们走进里面一间房间。沿墙壁放着一排笼子,里面几只小狗无精打采,脏兮兮地趴着。老板说,这些宠物都是生病以后,主人放在这里寄养的。“放在一起,不会交叉感染嘛?”“不会的。”老板含糊地回答。小狗洗澡的浴池就在里间进门的一角。洗澡前后不到三分钟就完成了,没有暖气,狗浑身湿淋淋的,瑟瑟发抖。


随后,记者走访了几家宠物医院,都存在着店面狭小、设备不齐全、异味冲鼻等情况。

记者来到西苑花鸟市场内的一家宠物店内,只见七八平方米的店面内,十来只不同品种的小狗挤在排列得密密麻麻的笼子里。店里充斥着一股难闻的“狗味”。

记者表示想买一只金毛,店主热情的将小狗抱出来,向记者介绍狗的品种、特性。但当记者问:“小狗是否需检疫证明?”该店主只是反复地说他卖的狗已打过针,拿免疫证明没问题。

根据云南省动物疫病控制中心的有关规定,检疫证明与免疫证明并不一样。检疫证明是根据有关规定,动物在运离饲养、经营地之前,必须向所在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并凭检疫证明出售和运输。因此,宠物店在出售小狗前,必须办理检疫证明。在记者走访的市区多家宠物店中,对于出售的狗是否经过检疫,多数宠物店不能提供检疫证明,不少店主都将免疫证明当成了检疫证明。

狗市交易猫腻颇多

所谓“星期狗”,就是买回去一周左右就出现病症的狗。调查中,记者发现,不少市民都表示曾吃过买到“星期狗”的亏。

“我买了两次狗,结果一次死了,一次病了。”陈先生向记者大倒苦水。一年前,儿子闹着要养一只狗做伴,毫无经验的陈先生就到流动狗摊上买了一只哈巴狗。“在狗摊上,那只狗还活蹦乱跳的。没想到,买回来后没多久整只狗就蔫了,5天后死了。”陈先生和朋友一说,才知道自己买了一只“星期狗”。由于怕病狗对家人健康有影响,陈先生还特地花钱带全家去体检。

前不久,儿子再次提起养狗的事,“吃了一堑”的陈先生心想,宠物店里的狗应该比流动狗摊的狗有保证,就到市区某宠物店买了一只小哈巴狗。当时店主还给陈先生一张发票,称“卖出去的狗拒不退货”。然而,让陈先生苦笑的是,这次买来的竟然还是一只“星期狗”。气愤的陈先生跑到店里坚决要求换一只健康狗,店主却以发票拿了为由拒不退换。经过一番僵持,心虚的店主勉强同意了陈先生的要求。

市民王女士、肖先生都有过和陈先生相同的遭遇。他们说,目前,昆明的宠物市场经常出现这种以次充好的情况。碰上这种事,如果是在流动摊贩上买的,小贩一眨眼就没了影,买主根本无处讨说法;如果是在宠物店买的,店主又常常以买主不会养为由不让退换,有的宠物店里还挂出了“一经出售,盖不退换,买前要先看清”的牌子。

市民杨小姐就曾买到过一只冒牌的博美。杨小姐说,博美美丽可爱,可一打听才知道价格都要近千元。去年底,她在路上看到有流动狗摊在贩卖“博美”,毛色跟自己见过的其他“博美”一样,深红光亮,像一只小球,而价格只要两三百元,杨小姐二话不说买了下来。一个月后,这只“博美”的颜色越来越浅,体形也比一般的博美犬大很多,杨小姐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赶紧找位宠物医生,这才知道这是一条“串种”博美,以前深红色的毛可能都是染出来的。

其实,不只是在品种上市民难以辨别,在狗的年龄大小上,市民也常常被骗。近日,记者随一位宠物专家到市区一家宠物店里买宠物狗。店里出售的多数都是小型犬,问及小狗的年龄,店主说都是刚出生2个月的。宠物医生仔细查看了小狗后,肯定地告诉记者,这些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出生不到2个月,买回去不好养活,有些则已出生五六个月了,但因本身的体型小,看上去像是只有两三个月。

“有人说养宠物难,但更难的是避开宠物买卖里的陷阱。”近日,做过多年宠物交易的王川向记者透露了宠物买卖中的一些猫腻。

很多人在买狗时都有碰过这样的情况,卖主一般都声称自己卖的狗是自家繁殖或是朋友家里养的,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昆明哪有那么多狗在生小狗!”王川说,其实,昆明只有一小部分宠物店里的狗是自己的狗繁殖的,或者把别人家里刚出生的小狗收来卖,大部分狗都来源于广州以及上海、深圳等地,“因为从外省批发狗的价钱比较便宜,如沈阳的狗便宜到论斤卖”。

“由于宠物店和流动狗摊的狗很多来源于狗场和外地市场,长途运输和不断变换环境、温差大,狗的抵抗力很弱。”王川说,狗和狗之间会通过直接接触和微沫、空气等间接接触交叉感染,而运输、买卖时狗笼都挨得很近,因此只要有一只狗患病,其他的狗肯定遭殃。

“从理论上讲,2个月以上的狗才适合出售。”王川介绍,出生才1个月的狗还需要吃奶,而2个月左右的狗则刚学会独立,才能注射第一针疫苗。但是,不少狗贩却把1个月左右的狗也拿出来卖,并欺骗买主说它们已经有2个月大了,这就可能造成小狗母源抗体不足,比较不容易养活。

“还有一些则是利用小型犬体型小的特点,欺骗消费者。”王川说,一般人是不懂得通过牙齿去识别狗的年龄,因此一些狗贩就把一些原本体型小的狗当成小狗来卖,谎称这狗只有两三个月大。

采访中,不少市民对贩卖“星期狗”最为痛恨。 据悉,狗一旦生病,狗贩就会想尽办法让它容易“出手”。比如,他们如果收购了一些患有先天性疾病的病犬,或是在长途运输中患病的狗,便会给它们注射血清、激素,让狗“精神”起来,这样的狗也容易脱手。而等药劲一过,狗自身的疾病会由于缺乏治疗而变得更加严重,也就成了“星期狗”。

“卖相”好不好,决定着狗好卖不好卖。王川说,部分狗贩就通过给小狗染色等方法来制造好的“卖相”,只要用普通的染色膏,十五分钟就能给狗换色。比如博美犬因为价格较高、销量较好,不少狗贩就将颜色较浅的杂种狗染色,使其毛色深红光亮,比较像纯种狗,价格也可以卖得高一些。而更常见的是把长得“不干净”的狗染成纯白色,以招惹顾客喜欢。

宠物市场亟待规范

随着养狗人群的不断增多,宠物交易也日益火爆。针对交易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宠物交易的监管仍存在盲区。有关人士建议,宠物交易应走规范的产业化道路。

“在动物检疫申报点里,从来没有狗贩来为将要出售的小狗作检查。”西山区畜牧兽医站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曾经有人因为要带宠物上飞机而来开动物检疫证明,但宠物经营者却鲜有人来申报检疫。

记者从市农业局了解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动物凭检疫证明出售、运输、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动物在运离饲养、经营地之前,饲养、经营者必须向所在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或其派驻的动物检疫员申报检疫,经检疫合格的动物,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检疫证明。不按规定报检或依法经营应当检疫而没有检疫证明的动物,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1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据悉,农业部门曾对街头流动狗摊实行过突击检查。虽然没有经过检疫的宠物狗是不允许买卖的,但是要从源头上强制检疫,管理起来却很难。

市工商局有关人士介绍,宠物买卖属于特殊行业,从注册登记的角度来说,能否从事这项经营并没有明确的限制。不过,昆明宠物买卖没有形成一个专业市场,都是零散经营,不容易监管,街头随意摆放的流动狗摊也只能通过城监部门来取缔。对于交易过程中存在的情况,他们将加强管理。

记者从市消费者委员会获悉,虽然很多人买狗受骗,但却很少人来投诉。原来,这种纠纷争议的焦点在于宠物狗是否在购买之前就已经患病,相关鉴定只能由动物检疫部门出具。但即使有关部门能确认狗病死的原因,也未必能证明销售前就是病狗,加上处理过程非常麻烦,成本较高,不少市民也就对此不了了之。

目前,昆明并无针对宠物经营的具体规定。业内人士认为,要规范宠物交易行为,首先要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责,使宠物产业管理有章可循。同时,应对非法狗贩采取措施,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业内人士还建议,对昆明的宠物交易应该进行专业化综合管理,走产业化道路。同时,成立专门的犬业协会进行指导,督促行业自律,使正规的宠物出售者走上产业化道路,在宠物质量上取得优势。


如何识别好狗

如何买到一只健康、称心的狗?一些宠物医生、宠物店工作人员介绍了一些方便可行的方法。“买狗的首选地应该是熟人家。”宠物医生小林认为,一般家里自己繁殖的狗的健康比较有保证,而且对狗的品种、习性也知根知底。

到宠物店买狗的人要先确定自己适合养什么狗,如了解狗的性格,并记住品种特征,以便识别。有条件的还要先看看幼犬的样子,或者查阅有关资料,当然最好是请有经验的人陪同挑选购买。

昆明市物价局的工作人员提醒,目前宠物交易价格属市场调节价,存在偏差也是合理的。但作为消费者,在买狗之前最好货比三家,提高警惕,以自己心理接受为准。

宠物医生小李说,买狗的时候要做到“五看”,详细观察小狗的生理特征。

一看神态。健康的犬应是两眼有神、耳尾灵活,当有人接近时反应迅速,表现出主动亲近或避开。如果眼睛无神,精神沉郁等则有可能患病。

二看整体。多观察犬的行动、步态、皮毛、肌肉、四肢等的状况。如体表有明显的疤痕、癞皮、脱毛和小疙瘩等说明此犬患有或曾经患过皮肤病。

三看眼睛。健康犬的眼睛明亮而有神,睫毛干净整齐,眼圈微带湿润,犬的许多疾病在眼睛上都有反映。

四看鼻部。健康犬的鼻尖和鼻孔周围应是湿润而有凉感,如鼻孔中流出明显的浆液性、黏液性、脓性鼻涕时则是一些传染病的表现。

五看下腹部。如犬肚脐周围、后腹部有明显的球状凸起,也显示小狗有病,需要治疗。

小李提醒说,是否是“星期狗”就更要仔细辨别了。要检查幼犬全身是否有针眼,特别是颈部和腿部有没有注射过的痕迹,如果小狗的背毛很长,就要把毛扒开仔细查看。同时,小狗的眼睛有蓝色或白色的膜状物或其他异常分泌物时应警惕。此外,小狗的前肢肉垫一般为温凉柔润,不能发烫、发干、发硬。

如果买回的小狗出现腹泻、抽搐等情况要及时就医,不要很快再去同一家店买其他的狗,因为犬类之间容易交叉感染,刚买回的小狗病了,其他小狗很可能也早被传染了。

© 2005-2025 PetTour.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iPetTour.com